• 全国 [切换]
  • 亿企商贸

    扫一扫关注

    下月起,取网名可个性别任性

       2015-03-10 3870
    导读

    网名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一些网民顶着马甲在网络上传播谣言、色情信息等现象也随之愈演愈烈。昨日,国家互



                                                                网名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一些网民顶着“马甲”在网络上传播谣言、色情信息等现象也随之愈演愈烈。昨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出台《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规定明确表示,机构或个人在使用博客、微博客、即时通信工具、论坛、贴吧、跟帖评论等互联网信息服务时需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此外,用户账号名称(包括头像和简介等注册信息)须符合不得违法等九条规定。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账号管理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用户选择个性化名称的权利,重点解决前台名称乱象问题。”

      出台背景

      账号乱象已成社会公害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用户账号数量巨大,账号乱象日益突出。例如,假冒党政机关误导公众,如“中纪委巡视组”;假冒媒体发布虚假新闻,如“人民曰报”;假冒名人包括外国元首,如“普京”、“奥巴马”;名称和头像包含淫秽色情内容,甚至公然招嫖;在简介中传播暴恐、聚赌、涉毒等违法信息……而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刚刚兴起时,很多社会名人的名字都被抢注。还有人冒用相关机构或公众媒体,套用其口气,模仿其内容,发布虚假信息,骗取大量粉丝,以达到其商业或某些政治目的。

      “我们出台这项规定的出发点是保障广大网民的权益。”国家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负责人徐丰表示,账号乱象已成社会公害,社会各界反映强烈,广大网民深恶痛绝,整治账号乱象迫在眉睫。

      市民反应

      点赞:有利于清除不良信息

      听闻后台实名制的消息,市民曾征非常赞成:“实名是大势所趋,也是互联网安全所在。大家都实名了,对造谣的人是一种遏制,也就没有那些借助网络犯罪的人了。”

      遏制谣言和互联网犯罪是大多数市民支持实名制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不管是针对单位还是公司、个人,网络谣言都屡禁不绝,部分商家或机构利用虚拟网络账号进行商业炒作,制造热点,由此诞生了势力庞大的网络水军。

      市民许可告诉记者,她的身边就曾有人遭遇过网络谣言:“我朋友的餐厅本来生意很好,却有人在网上发帖说店内被执法机关查出有卫生问题,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餐厅门可罗雀。如果实行了实名制,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或者更容易查出造谣的人是谁,便于追究责任。”

      担忧:个人信息安全能否保障

      对于此次出台的后台实名制规定,市民邓倩并不认同,她最担心的问题莫过于个人信息安全。如果每次注册都需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意味着个人信息将被存储在多家网站的服务器中,在网络漏洞问题突出的今天,普通网民信息泄露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而关于《规定》中公众上网使用昵称的“九不准”,即不准违反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散布谣言、侮辱诽谤他人等。有网友指出,这些标准似乎都不够细化,具体执行起来存在拿捏度的问题。市民曾舟就表示:“我有一位朋友网名叫‘奥巴牛’,化用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名字,这种涉及国际政治名人的网名算不算违规?”

      同时,也有一些网友担心,此项规定的出台是否意味着“全网实名制”的到来?

      部门释疑 

      尊重用户选择个性化名称的权利

      对于标准不够细化,具体执行起来存在拿捏度的问题,徐丰说:“企业要落实互联网账号名称管理中的主体责任,配备与其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另外,企业要建立健全举报的受理和处置机制,在举报受理方面加强力量,完善流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徐丰表示:“对于网友的申述和举报,如果互联网企业没有受理,国家网信办所属的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将24小时受理社会举报。” 

      对于规定的出台是否意味着“全网实名制”的到来,徐丰表示:“此次规定是针对前台账号名称的乱象进行治理,关于后台的真实身份信息管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相关决定已有明确规定。政府的政策依然是‘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充分尊重用户选择个性化名称的权利。”

      对于后台实名之后,相关个人真实信息会不会被泄露和盗用的担忧,徐丰认为:“企业要严格依法保护用户信息及公民个人隐私。”

      业界回应

      确认违规的账号24小时之内处理

      《规定》出台后,部分网站很快给出了回应。新浪微博随即发布公告表示,将在原有管理体系下,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并承诺将进一步加大清查和打击微博昵称、头像中的违法侵权行为,欢迎广大网友参与举报,“对于确认违规的账号,将在24小时之内予以处理”。同时呼吁,“互联网公司对违法侵权行为,采用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策略。”

      而腾讯则回应称,以微信和QQ为例,在《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和服务协议》和《QQ号码规则》中都已说明,在注册账号或使用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例如:为向你提供账号注册服务或进行用户身份识别,需要你填写手机号码。若国家法律法规或政策有特殊规定的,你需要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若你提供的信息不完整,则无法使用本服务或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限制。

      专家观点

      实名制后对不实消息等更容易追根溯源

      对于此次《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的出台,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博士岳璐认为,网络实名制立法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微博实名制、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实名制的规定也相继出台,“网络实名制”从开始提出到真正规范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渡期。

      岳璐表示,从国家有关部门的角度来说,规定出台后对于谣言的查处和管控是有利的,对于许多不实消息、网络犯罪,实名制后将更容易追根溯源,而对大部分的网友来说,对自己在网上的言论负责也是理所应当。不过,从此前部分网站实名制后的表现来看,实名制对于相关网站活跃度有所影响。

      相关链接

      网络实名制的“前世今生”

      2004 年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实名制并且强调电子邮件服务商应要求客户提交真实的客户资料。

      2005 年7月20日  腾讯宣布根据深圳公安局《关于开展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QQ 群群主实名登记;8月5日,文化部、信息产业部联合下发《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 PK 类游戏玩家实名登记。

      2007年8月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博客服务自律公约》,鼓励博客实名制。互联网协会和多家互联网厂商将逐步引导、鼓励博客走向实名制。

      2012 年 3月16日  在网信办的要求下,新浪、搜狐、网易和腾讯微博共同正式实行执行实名认证。

      2014年8月7日  网信办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

      2015年2月4日  网信办正式出台《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规定明确表示,机构或个人在使用博客、微博客、即时通信工具、论坛、贴吧、跟帖评论等互联网信息服务时需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 

     
    关键词: 网名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eeeqi.net/news/show-359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平台由浙江到门口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与监管

    浙ICP备17023505号-1公网安备浙公网安备33100402331026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