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亿企商贸

    扫一扫关注

    杨宗胜与一条路

       2015-01-21 1250
    导读

    杨宗胜与一条路 一条路能带来什么?在塞里岛这条路带来的是人心的凝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带头修这条路的人叫杨宗胜,塞

     
              杨宗胜与一条路
           一条路能带来什么?在塞里岛这条路带来的是人心的凝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带头修这条路的人叫杨宗胜,塞里岛的现任“村官”,一个不折不挠、踏实苦干的人。
    2005年5月杨宗胜上任之前,塞里岛曾经5个月没有支部书记,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在塞里岛长大的他5年没有来塞里岛,没想到眼前的一切是如此的破败:到处是堆积的垃圾,路面坑洼不平,赶上下雨天根本没法走。北京曾经来人到塞里岛考察研究开发生态示范岛,但上岛看过之后再没回来。
         面对这样百废待兴的局面,杨宗胜决定先修路,他说连路都没有根本谈不上发展。他开始走访村民,但当时村民对村委会早已经不信任,有人问他:“杨书记你上这来干啥?谁来都没用。我们脏乱惯了,不需要修路。”为了转变村民的观念,杨宗胜组织村里党员和村代表去临近的哈仙岛参观,在哈仙岛就地开会说:“为什么同样的资源,生活状态差这么多,关键是转变观念,我们一定能做到。”

    2005年7月17日起路基、8月17日上路面、10月中旬完成、11月18日路灯亮起……杨宗胜清楚地记得每一个确切的日子,他也清晰地记得其中的酸甜苦辣。资金问题是最大的困难,杨宗胜上下跑了不知多少趟,终于得到了多方支持,后来县里因为塞里岛的变化奖励20万元,杨宗胜当时眼泪就下来了。让杨宗胜感动的还有村民的支持,他刚开始测量、动工的时候,不少村民说:“说不准哪天就没动静了。”但杨宗胜的坚持打动了村民,因为岛上只能修水泥路面,路面未干时,猫踩狗踏都留痕。党员们主动请缨。打路面的两个半月,党员就这样背着手电筒无偿奉献着,一位70多岁的老党员家里活干不了却坚持看路面,而杨宗胜自己干到凌晨二三点钟是经常的事。路灯亮的那晚,杨宗胜带领全村的人从码头一路走过,有村民说:“像做梦一样,我们终于走出漆黑的夜,摆脱了手电筒。”
         路在脚下,路在心里。这条路将塞里岛村民的心凝聚起来,祖祖辈辈,岛上没有这样的路,人们都是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也从没有路灯,摸黑走;如今的路,平平坦坦、亮亮堂堂,走向富强、走向光明,人们信心百倍。杨宗胜要做的事却更多了。去年,杨宗胜装修了12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中心,他还坚持将每个党员入党的日子定为政治生日,提醒和督促党员更好地发挥作用。杨宗胜说他要努力将塞里岛建成民俗文化旅游岛。为此,他要建1000立方米的淡水方塘、建统一库房、改造居住环境、翻新海滩……

    杨宗胜是带着家去塞里岛的,一家人住在只有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杨宗胜说他要让老百姓感觉有这么一家人,要与村民融在一起。他用一条路打开了局面,而他自己在塞里岛的路才刚刚开始延伸……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eeeqi.net/news/show-314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平台由浙江到门口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与监管

    浙ICP备17023505号-1公网安备浙公网安备33100402331026号号